6月26日至28日,从局属各单位新选派的33名驻村干部完成了全省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暨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的集中培训。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奔赴凉山州北大门甘洛县,他们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对于被选派为新任驻村干部,他们有什么想法?未来的驻村帮扶工作,他们是否已经有了一些规划?小编电话采访了几位驻村干部。
局机关杨跃:努力把高学历的知识运用到脱贫攻坚中去
33岁的杨跃是局机关名副其实的“高材生”,在复旦大学取得企业管理博士学位的他,于2017年1月作为选调生由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我局机关工作。
谈到被选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感受,杨跃满是自豪:“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是一个大时代,如果有什么是这个时代绕不过去的集体回忆,我想,一定是这一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因此,能作为这一伟大历史的参与者,投身到这场战役中,成为推动这个伟大时代发展的成员之一,我觉得我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且非常光荣的事。”
杨跃说,在被正式派往凉山州之前,工作队先被安排去了彭州市宝山村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三天的学习给了杨跃很大的启发,结合自身所学专业,他对未来的驻村帮扶工作有了一些设想:“我觉得工作队的队员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个精准定位,我们在这场战役中应该是一个参与者和助力者的角色,应注意虚心向县、乡、村的领导同志和普通同志们学习,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如何帮助当地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在助力脱贫的同时还要确保不返贫。其次,‘扶贫要扶智’,宝山村的许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会以充分调研为基础,立足乡村实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抓住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争取助力贫困村优化产业结构,同时着力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我的初步设想是建立‘品牌+渠道’的营销模式,一方面可以面向产品的目标受众群体,有针对性的打响品牌;另一方面可以搭建局机关以购代销、电商销售、朋友圈销售等多种销售渠道,真正解决产品‘卖出去’的问题。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工作队的队员们还应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力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养,不断增强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
谈到工作时,杨跃豪情万丈、充满信心,但谈到个人问题时,他却有了些许迟疑:“我是85年的,现在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女朋友,这次驻村帮扶工作算下来应该要三年,在这方面我个人确实有点困惑,但把这点困惑放在这场大战役中来看,我觉得实在不值一提。”
华地公司朱江:从一个战场直奔另一个战场
“我坚决不同意!”电话那头的妻子撂下这句话后直接中断了通话。
听着话筒里“嘟嘟”的忙音,华地公司的朱江心里百味杂陈。他是省安监局聘任的省安全专家,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此前,他作为局安全处委派在九寨沟的安全检查组长,一直奋战在九寨沟地灾防治第一线,现在,他接到组织的通知:要他从地灾防治一线直接赶赴凉山扶贫攻坚一线。当他在电话里向许久未见的妻子说明情况时,妻子的激烈反应其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几日后,当黑瘦了一圈的朱江出现在妻子面前时,妻子流着泪默认了朱江的决定,其实嫁给地质队员后,她就已习惯了这种经常性的突发行动的生活,只不过,这一次时间太长,条件太苦,她一时无法接受。
刚到驻地的朱江向笔者介绍:“情况比我预想的好太多了!能看得出来,各个村在驻村帮扶干部的艰辛付出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其实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胜不休的决心。”
谈到工作设想时,朱江表示:“我在想能否从自身专业入手,把安全生产的专业知识带到贫困村来,通过农村夜校的方式,将这些知识传播出去,确保农户在进行劳务输出时更具专业素养,拥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也想把我们地质队员的故事带到贫困村来,用地质队传统的钻石精神感染贫困村村民,将我们的地矿声音在贫困村唱响。”
402队周勇:我实现了多年来的夙愿
听说自己要帮扶贫困村,周勇的第一反应是兴奋:“太好了,我读书时就想去贫困山区支教,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的夙愿,没想到现在能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实现。”
但当谈到家人时,周勇的神情又有些暗淡了:“我妻子当然是支持我的呀,但每次看到她发给我的女儿的照片,我就觉得特别亏欠她们母女,此前我虽然也经常在野外跑,但总能不时回去看看她们,现在我做好了扎根贫困村的打算,怕是能陪伴家人的机会更少了,特别是我妻子目前正在怀二胎,最近还查出来妊娠血糖高,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周勇2011年从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402地质队,一直在川西地区从事野外地质找矿工作,对于从专业技术人员到驻村帮扶队队员的身份转变,周勇质朴地表示这是“殊途同归”,“都是为国家作贡献,为单位发展尽微薄之力,哪里需要我,我就上哪去,况且还能在各方面锻炼提升,能投身到这场千载难逢、唯此为大的脱贫攻坚战役中,我觉得很荣幸。”
“我觉得扶贫要先扶智,我在想能否从娃娃抓起,到学校里去向孩子们传递知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 生观、价值观,他们又可以反过来影响自己的父母和亲戚,这样一点一滴的渗透,让村民们先从思想上脱贫。”对于未来,周勇,这个33岁的阳光青年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正跃跃欲试,要在边远的山村画一幅美丽的图来。
来源:四川省地矿局http://www.scdk.org.cn/?act=detail&aid=788&id=5432用真情实干实效投身扶贫攻坚
相关链接:http://www.scdk.org.cn/?act=detail&aid=788&id=5429局党委发出动员令 局再派33名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赴甘洛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