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
文化建设
cultural
文学天地
我的位置: 主页 > 文化建设 > 文学天地
由一条朋友圈所联想的
发布时间:2022-07-21 15:46
  |  
阅读量:
  |  
来源:  |
作者:

午餐时间,基于对职工食堂饭菜品质的由衷认可,随手发了一个工作餐的朋友圈,图片配上四个字:“搭配还行”。竟然获得不少圈友点赞。

晚饭后外出散步,看见路边有各种小食摊,又想到了朋友圈的事儿,进而产生了些许联想。

近来,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是:粮食安全,也或者叫粮食危机。源于俄乌冲突(我认为已经是局部战争),导致的三大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之一,粮食安全显得更直接更重要一些,从而也就更为人们所关注。其实,基于地理因素、环境因素、贫富差距等的影响,这个星球上从来就存在食物供给的相对不公,以及部分区域和群体的绝对贫困,粮食安全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一旦遇到战争,就更凸显其严峻性。

事实上,关于粮食安全,本身就一直在进行着一场从未停歇的或许不见销烟的战争,但同样却以牺牲大量的生命为代价。这就是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公平的根源:为食物而战。

想起很多年前,在野外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经常吃不上热饭热菜,许多时候一个冷馒头就着山泉水就是一顿果腹的餐食。记忆中那时候也不曾有过抱怨,也许因为年轻不那么在意,也或许小时候因为食物的不足而曾经有过吃不饱的经历。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作业区,为了抢工作时间,几个大男人扛上一顶简易帐篷,一只铁锅一个水壶几只搪瓷碗,几条腊肉和一袋提前烙好的面饼,在远离驻地和人烟的山沟里连续近一周时间,每个人每天一块硬邦邦的面饼、一坨煮熟的老腊肉,佐餐的是熬煮的藏茶茶水中放上拇指大小一块牧场上老乡送的酥油,简单搅拌后的所谓“酥油茶”,一个个吃得那叫一个香。在那样的环境中,能有热量充足的食物满足一天的体能消耗就算是很幸运的事了。后来,到了重庆的城口县工作,一次从公司前往万源市火车站乘车去外地出差,在翻越八台山时遇到山洪冲毁道路,被堵在山上一天一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时候虽然我也已经因工作需要是极少数配有手机的人之一,可在那样的地方其实就是个摆设,信号微弱到几近于无,尝试着跟办事处联系几次都无法完成通话,只能被动的等待救援。第二天天刚亮,当看见远处得到消息的山民拧着煮熟的土豆、鸡蛋等食物向着这一群饿了一天多的我等走来的时候,五元钱一个鸡蛋,核桃般大小的煮土豆三元钱一个——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谁都没有讲价还生怕吃不上。那个时候,食物的价格已经与其价值无关了,因为那就是生命本身。等到终于道路修通,我等顺利到了万源,办事处的同事安排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记得我当时就开玩笑说:还是八台山上的洋芋(土豆)好吃,太香了。我还记得,当时我和驾驶员张师傅我们两个人一共买了6枚鸡蛋8个土豆,照当时饥饿的情况是完全可以一口气吃完的,我却悄悄留出了一枚鸡蛋和两个土豆以备万一,幸好等到道路抢通都没排上用场,给带到了万源才消耗掉。这样的经历在以往的岁月于我而言可谓信手拈来,或多或少都影响了我对于食物(或粮食问题)的态度,以至于后来读拉吉﹒帕特尔的著作《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还把其中的一些章节反复阅读以加深理解。

如今,面对食物品种之丰富、口味之多样,反而使得人们的选择变得困难了,经常在食店坐下后一时找不到自己究竟要吃什么,看着超市货架上玲琅满目包装精美的各色食物,纠结半天也不晓得到底买哪样好些。我经常念叨说,如今的馒头、面片再也吃不出过去那样的麦香味,一直对小时候妈妈烙的麦面锅贴和奶奶做的玉米面饼念念不忘。同样的食物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境遇下,是有着不一样的味道的。新疆作家李娟曾说,对我们而言,吃饭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正铆足了劲,拼命地赚钱过日子,忙着忙着,自然而然就饿了,就该吃饭了。说真的,对许多奔波忙碌的人来说,下一顿饭的全部意义便仅止于此。

人,一旦把吃饭当成“任务”去完成的时候,食物仅仅就是维持生命存续的能量而已,什么色香味都不再有任何美学的意义,遑论情感享受。在人类尚未进化到足够智慧以前,茹毛饮血不仅吃相难看,饥一顿饱一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逮着什么吃什么,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不能因为缺少食物而给饿死。就算是在文明社会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个星球上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因为食物的缺乏而忍饥挨饿,甚至为了争夺食物而相互杀戮,为了活命而失去生命。

看着新闻视频里那些因为长期缺少基本的营养而皮包骨头眼窝深陷的非洲儿童,那些因为战火硝烟而逃离家园因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等待援助的难民,面对着自己眼前的这盘“搭配还行”的工作餐,我想起李娟的另一段话:“我没有吃遍,也不会有机会吃遍这世上所有的珍肴美味,但那又有什么遗憾呢?我曾经一口一口咽下的那些食物,已经是这个世界最珍贵的馈赠了。”基督教信徒饭前都会虔诚祷告,祷告也称为“谢饭”,是为所领受的饮食而感恩。我觉得,天下苍生都应该抱有这样的感恩之心,珍惜我们一日三餐的盘中之物,感念给予我们食物的土地和为提供食物而辛勤劳作的人们。

正在敲击键盘的当头,手机上出现一条推送的消息:“俄乌局势进展:‘粮食问题’会谈将在土耳其举行 俄称制裁已反噬西方经济”。即便是在战场上兵戎相向的俄乌双方,也能为了事关世界粮食安全的问题坐下来一起商谈,这足以说明食物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因为生存权是全人类最基本的权利。

希望世界和平。愿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餐”。 (文/梁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