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是一排葱郁的小叶榕,早起的鸟儿唤醒了我的梦。
隔壁房间里项目部的小伙伴们正在酣睡中,最近因为工作连轴转实在太辛苦,为了让他们再多睡一会儿,我只能蹑手蹑脚起床,尽量不发出声响。简单洗漱完毕,喝下一杯温热的开水,轻轻出门而去。
出小区不远处的街角,一家袖珍的街边早餐小店,一排竹蒸笼正在往上冒着热气,店家女主人独自一人正有条不紊的忙碌着,麻利地一边包包子一边热情招呼着买早点的客人。驻足观察下来,大多都是熟客,有赶着去上早班的,有上学路过的小学生,有趿着拖鞋睡眼惺忪专门来给家人买早点的居家男人,有在附近桥头摆摊卖菜的农民,有蹬三轮车的师傅,还有路过的出租车司机,各色人等不一而足,不少客人固定买几个包子、要什么馅儿、豆浆是否加糖,店主都能不假思索脱口报出,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地方,老百姓的口碑比啥都管用,不仅仅是做生意。找了靠店门口的一张小方桌坐下,“七个大洋”解决完早餐,照例往滨河桥(又叫北门桥)走去。位于老城边的这座老石桥,不算逼仄的桥面,每天一大早就是附近城郊村民摆地摊卖蔬菜和一些土特产的场所,那些刚从地里摘下来、刨出来的各色时鲜蔬菜,甚至还带着露水的气息,让人忍不住多看上几眼,想象着做成菜肴端上饭桌该是多么可口。昨天早上在这里,看见一位比我母亲还年长的大娘,面前湿漉漉的地面上放着一块破旧的塑料彩条布,应该是刚从园子里摘下来的几把栀子花散发的芳香吸引了我,上前一问:两块钱一把(带枝叶的),比我在郫都早市买的便宜,只是我真没想到这个季节居然还能看见这么漂亮的栀子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五元的纸币递过去,老人家连忙说:还没开张,莫得零钱。看着老人家无奈的表情,索性把五元钱直接递到她手上说那就不用找了。大娘说啥都要让我再拿一把,我摆摆手离去,背后还不停的在说谢谢了。今早醒来时,窗台上的栀子花静静的散发着芬芳,被鸟儿吵醒的情绪一下就释然了。
过桥后左转折下石梯,来到水汽氤氲的河边,抬头向西望去,远处的山峦云雾缭绕,河边有几位早起的市民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清洗衣物,还有位菜农在河边抓紧打理自己的蔬菜,对岸的堤坡下浅水中,几只洁白的鹭鸶正在安闲的整理自己的羽毛,不时伸伸脖子,桥面上时而传来买菜人与摊主的讨价还价声。走近一位正在清洗衣服的大姐,询问这条河的名字,告诉我叫滨河。虽然在桥头就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滨河桥”三个大字,我还是不能确定这是否就是它的本名。驻足四下欣赏了片刻,然后回转身,沿着石条砌成的阶梯上到街边沿河岸的绿茵长廊。清晨湿润清新的空气,叫人格外神清气爽,高大如巨伞遮天的黄角树、葱茏的小叶榕、斑驳中透着血色的红叶李,各种叫不上不名字的高低错落的乔木、灌木、花草,共同构成了滨河边这条供市民休闲运动的绿色廊道,漫步其中,不时遇见晨练的市民,有跑步的,有踢腿做操的,有伴着曼妙的音乐舞剑打太极的,还有遛鸟的,桥头下到街面的两侧,有人正在把各种廉价衣物、杂货之类的分门别类摆上简易货架,看样子是在这里固定做点小本生意的常驻摊主。仙山脚下的这个县级市,得益于天下名山带来的旅游兴旺,这些年城市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尤其经过多轮环保整治后,整个区域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非常适宜人居。让我没想到的是,市政府、市人大仍然在老城区这个偏僻的地方,低调的经营打理着这个美丽的城市,服务着这个城市40多万人民。源于工作需要,这段时间频繁进出政府大院,说是大院,其实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相对宽敞的能满足办公人员、办事人员的车辆正常停放的坝子,旁边立着几栋两三层、四五层高的老楼,就是政府、人大和部分其他职能部门的办公场所,比起一些地方政府办公大楼的高大气派乃至奢华,这里简直可以说有点寒碜。这条被告知叫滨河的河流,就静静地流淌在这个务实的地方政府机构背后不远处,滋养着两岸百姓的清亮的河水就来自不远处的深山里,据说那里住着神仙。
徜徉在这宁静安详的所在,尽情地呼吸着从远处仙山飘来的清新空气,忽然间一阵熟悉的花香漫入鼻息,略一抬头,近在咫尺的一株桂花树已然默默地绽放着米黄色的花朵。九月,秋天真的就这么明了了。“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要说,是否“第一流”又何妨,就这么悄悄的绽放、安静的飘落不也挺好。对了,这座小城,就是峨眉山市。(图文/梁永富)